English

从教书匠到教育专家的有效途径

1998-08-12 来源:光明日报 邵光砚 我有话说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材,……关系到我国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这数以亿计,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人,要靠教师去教育,去培养。由于受教育者的素质折射出的是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因此,这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重任,无疑对教师素质的全面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中小学教育正在逐步由“应试型”向“素质型”转轨,为了适应“素质型”教育的需要,中小学教师就更应该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加强道德、人格的修养,提高教育教学的综合素质,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综合素质的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践、读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教师所参与的实践就是教书与育人,就是教师所讲授的每一节课和对学生的每一次教育。这个教书育人的实践只有一个目的,即为未来的社会培养人才,这就使目标的“超前”与成果的“后效”成为教师的工作实践的突出特点。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群又一群尚为成年的孩子,他们成长、生活的环境不同,性格、爱好各异……,因此在中小学教师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处处充满了挑战。这样一个需持超前意识,最忌急功近利,千变万化、充满挑战的实践,是教师成长的一片沃土。一个有强烈事业心的教师,必会在自己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不断用经验来丰富自己,增长才干;不断用教训来告诫自己,纠正失误。在成功与挫折的磨炼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必会得到提高。

教师的德才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教师的知识蕴涵、学科功底,每时每刻都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以丰富自己的知识蕴涵,加厚自己的学科功底。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尚未成年的孩子,教师工作上每一个小小的失误或不慎,都可能使学生受到心灵上的伤害,有时更会造成终生的遗憾。与其他各行各业相比,教育最不应该失误,最不容许出现废品、次品。因此,教育最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最需要按教育规律办事。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通晓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这就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学习。肩负教育教学任务的中小学教师最有效的学习就是读书,就是反复精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哲学、当代认知心理学以及本学科的教学理论书刊……。一个有强烈责任心的教师必会十分重视自己的业务理论及学科知识的进修,将读书作为自己的日常功课,并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用扎实深厚的学科功底去讲好每一节课。在这个读书与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必会从经验积累的初级水平,上升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更高层次,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也随之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21世纪是一个经济、科技激烈竞争的时代。竞争的实力取决于国民的素质,因此,归根结底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教育竞争的时代。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为了尽快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教育教学科研必须先行。除专职教科研人员之外,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使自己成为基础教育科研队伍中的生力军。中小学教师身处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他们比任何专职科研人员都具有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优势:中小学教师有最大的科研实验室,就是他从事教学工作的课堂,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班级。中小学教师占有最多的来自工作实践的科研素质,具有最多的科研对象,也最了解作为科研对象的众多学生的共性与个性。中小学教师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能够最直接地运用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应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选题: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本学科的教材与教法,研究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和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特征……。教师在这种立足本职工作的研究与探讨中得到的点滴的心得和体会都是十分可贵的。在这种对教育教学工作更深层次的切入中,教师自身已不再是一个忙忙碌碌的教书匠,在长期不懈的探讨中,必将厚积而薄发,成为本职工作的专家。

实践丰富了教师的经验,读书充实了教师的理论,科研是教师的经验与理论的结合。实践、读书、科研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在自己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把握问题,从中选定自己在某一阶段的科研课题。然后,带着所选课题中的一个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去读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理论指导之下,去潜心研究和探讨,以发现规律,得出成果。最后再将所得成果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去检验、修正、完善自己的科研成果。在这个“实践—读书—科研—实践”的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必会使教师自身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从“教书匠”向“教育教学专家”转化,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实践、读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

(作者单位:清华附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